松山湖A01-05地块位于东莞市松山湖富通路以南,基隆路以西,该地块原为荔枝林和菜地,项目中心经度为113.917299°,纬度为22.916133°。项目地块外东面和南面为荔枝林,西面为工业厂房,北面为荔枝林、荒地和变电站,占地面积36666平方米。该地块原为荔枝林、水稻田和菜地,目前地块荒置,后续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M1)和生产防护绿地(G2)。
1979年前,地块内主要种植水稻,之后在地块的东北角和西北角种植荔枝;2003年地块内的水稻田被移除,种植蔬菜,菜地东北侧设有简易房屋,堆放农具;2008-2009年时因修建公路,地块的东北角荔枝林被平整,并堆放修建迎宾路产生的弃土。根据现场测算和钻孔揭露,填土范围约3700平方米,平均填土深度约为7米,土方量约为25900立方米,原存放农具的简易房屋被菜农改造,作为居住用途;2010-2011年,菜地东北侧简易房屋因违建问题被拆除,地块东北侧覆土区域复绿;2011年-2016年,地块内西南区域陆续有外来填土,来源于周边民房建设开挖产生的弃土,根据现场测算和钻孔揭露,填土范围约6500平方米,平均填土深度约为7.3米,土方量约为47450立方米;2018年,因建设黄草朗工业大厦,黄草朗居委会将项目地下空间挖土堆填于地块北侧,根据现场测算和钻孔揭露,填土范围约4000平方米,平均填土深度约为7.6米,土方量约为30400立方米;2018年至今,地块覆土区域已复绿。
广东中科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深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对松山湖A01-05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布设24个土壤点位(包含1个对照点)、3个底泥点位、3个地表水点位和3个地下水点位,共采集130个土壤样品、3个底泥(沉积物)样品、3个地表水样品和3个地下水样品。
土壤和底泥(沉积物)污染风险评价标准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地下水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Ш类标准。对于GB/T 14848-2017没有涉及的污染物石油类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地表水评价
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12)。
将检测结果与相关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评价项目地块土壤环境状况:
(1)土壤和底泥样品关注污染物检测浓度均低于第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且低于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2)地表水点位各检测项目均无超标情况;
(3)地下水浑浊度、铁和锰存在超过评价标准的情况。其中W03点位的铁浓度为0.3362 mg/L,超标倍数为0.121。W02点位的锰的浓度为0.1847 mg/L,超标倍数为0.847倍,W03点位的锰浓度为0.2189,超标倍数为1.189。由于铁、锰为非气态污染物,无相关气态扩散系数,且地块所在区域属于地下水水源涵养区,不作为饮用水源开发,地下水铁、锰元素无法通过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等途径迁移到达和暴露于人体,因此无需启动风险评估。
综上所述,A01-05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无需开展后续土壤环境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符合A01-05地块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